2013年6月27日,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毛木耳与药用菌栽培岗位、四川食用菌创新团队,在中江县玉兴镇和兴隆镇开展“毛木耳精准化栽培技术培训会”。此次会议有来自各村的耳农代表及协会成员70余人参加,共发放栽培技术资料300余份,取得了极好的培训效果。
“毛木耳精准化栽培技术”集成了国省食用菌团队数年来对毛木耳品种、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控等方面的研究成果,量化了毛木耳各栽培环节指标,包括选用高效的栽培配方、0.003cm的菌膜厚度、3%~4%的石灰(彭州膨胀灰)用量、不添加硫酸镁和磷酸二氢钾等矿质元素、16℃~20℃温度下培养菌袋、用经过净化消毒后的水进行出耳喷水、采用新型的拌料机和装袋机进行菌袋生产、频振灯和黄板等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、出耳棚综合改造和微喷灌水分管理共11项技术,具有节本、节能、增效、增产、增收的良好效果。
会上,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毛木耳与药用菌栽培岗位成员、四川食用菌创新团队岗位专家黄忠乾和谭伟老师, 逐一向耳农介绍了11项技术的内容、原理、效果等,同时与耳农互动,现场答疑,培训效果显著,大家反响强烈,纷纷表示愿意学习并运用新技术进行生产及管理。此次培训会对于提高当地食用菌栽培技术水平、指导地方食用菌产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。
(四川食用菌创新团队 黄忠乾、谭伟、苗人云、周洁 供稿)